德国肉类行业的经济发展

 肉类工业公司继续在极其困难的经济环境中运营。其特点是德国和整个欧盟对猪肉的需求持续萎缩。此外,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制定了官方法规或非正式协议,使得欧盟内部的贸易变得更加困难。

欧盟整体的内部贸易在去年之前一直持续下降,但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欧盟内部贸易首次再次增长,牛肉和猪肉分别增长了2%和3,5%。然而,这并不一定反映内部市场的实际销售情况。这一增长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一些成员国的产能损失。几年前猪肉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养牛业的牛奶价格危机迫使许多生产商放弃。然而,欧盟国家的生产发展却截然不同。因此,对交易量交换的需求可能会增加。

去年欧盟向第三国出口的猪肉下降了9%,内脏出口下降了8%。其原因是中国的需求大幅下降。去年那里的交付量几乎呈爆炸性增长。去年的降幅小于2016年的增幅。从多年比较来看,2017年出口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仍较21年增长9%和2015%。

过去一年的发展以及今年对华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需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此外,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来自北美和南美供应商在极具吸引力的亚洲市场上的竞争。然而,对中国的交付量下降被其他出口市场的增长所部分抵消。

2015/16年的价格疲软导致欧盟去年的产量下降。这意味着尽管出口下降,生产者价格仍可能大幅上涨。出口继续为减产和在欧盟内部市场销售有限的产品提供销售机会。国内和第三国销售的结合提高了屠宰动物的利用率,并有助于优化可持续性。

然而,由于缺乏兽医法,德国猪肉仍然无法运送到所有潜在买家国家。如果有这种选择,德国屠宰场的销售情况可能看起来会更有利。例如,由于对欧盟法律要求的肉类检验形式缺乏认可,德国肉类工业无法参与不断增长的对美国猪肉出口,美国猪肉出口量已达到130.000万吨以上的相当水平。由于运营审批流程存在差异,猪肉也尚未从德国运往墨西哥。

肉制品行业未来几个月将非常困难。去年肉类价格的大幅上涨给加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它们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上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给客户。

糟糕的盈利状况迫使企业放弃,进一步加速了行业集中化进程。

肉类行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少数加工能力不断增强的大型肉类供应商和也经营自己的肉类工厂的大型零售公司。以前明确界定的市场领域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牛肉行业的形势较为乐观。欧盟产量仅下降0,5%左右,主要是由于奶牛养殖业的下降。然而,用于肉类生产的高价值动物(牛和小母牛)的产量分别增长了 2,8% 和 5,6%。牛肉作为优质产品显然继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也反映在海外优质肉类的持续良好需求上。进口总体略有下降。这完全是由于巴西兽医管理部门的动荡导致交付困难。来自其他重要供应国的数量稳定增长。牛肉行业的消费数据显示出小幅上升趋势。

然而,全球对牛肉的强劲且显着增长的需求仍然难以从德国得到满足,因为由于缺乏兽医协议,我们被切断了出口市场,特别是与快速增长的亚洲国家的协议。因此,德国向第三国的交付几乎全部在欧洲进行,挪威是最重要的目标市场,位居第二,领先于瑞士。

目前,关于农业生产未来方向和动物福利改善的社会讨论给整个肉类行业带来了特殊的挑战。由于社会变革正在创造新的产品系列和新的需求,肉制品行业也继续面临挑战。来自零售商。

然而,关于改善动物福利的讨论必须由比赛之外的每个参与者进行。通过动物福利倡议(ITW),经济建立了一个由各级肉类工业和零售业支持的体系。联邦政府正计划通过动物福利标签来满足畜牧业中提高动物福利的要求。 VDF和BVDF赞成设计自愿性国家标签,使ITW可以转移到入门级标签。

在此背景下,还正在讨论标记保存条件的法律要求。鉴于牛和猪的养殖条件要复杂得多,通常用于标记鸡蛋的比较是没有用的。此外,许多供应商,即使是在有机产品范围之外,也已经在超出法律要求时指出,以便让客户补偿其付出的更高的经济努力。除了基本的欧洲法律问题外,在肉类行业实施普遍强制标签所需的物流将涉及巨大的成本,这将加速结构性变化,从而损害小公司的利益。

德国的需求略有下降
过去几年发生的众多社会变化也对消费者的购物和饮食习惯产生影响。然而,饮食习惯非常传统,而且变化缓慢。与上年相比,2017 年德国的肉类消费量从人均 60,5 公斤下降到 0,8 公斤,下降了 59,7 公斤。欧盟委员会宣布2017年欧盟整体消费量小幅增加至68,6公斤。然而,这一增长仅仅是基于禽肉消费量大幅增加3,5公斤。整个欧盟所有其他类型的肉类平均都呈现下降趋势。在消费方面,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在某些情况下远远落后于西班牙、丹麦、奥地利、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和爱尔兰。

据统计,猪肉的人均消费量为 35,8 公斤,尽管下降了 0,9 公斤,但猪肉仍然在德国消费者的受欢迎程度中名列前茅。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人口发展、户外消费趋势的不断增长以及不吃猪肉的人口比例的增加。肉类类型之间的价格关系也有继续有利于禽肉的影响。与往年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均消费量没有增加,保持在12,4公斤左右。

然而,牛肉消费量再次增加0,2公斤至10,0公斤。就此类肉类而言,德国与欧盟相比仍然远远落后。只有波兰、罗马尼亚、塞浦路斯、立陶宛、克罗地亚、拉脱维亚、西班牙和比利时的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低于德国。大约 40 年前,当平均收入显着降低时,德国的人均消费量比今天的水平高出约 7 公斤。

绵羊和山羊肉的消费量占0,6公斤,其他肉类(特别是内脏、野味、兔肉)的消费量占0,9公斤。

报价
2017年,德国肉类产量较2016年下降167.000万吨至8,11万吨。下降影响了所有类型的肉类。禽肉产量多年来首次低于去年。

2017年生猪屠宰量较上年大幅下降2,6%(1,5万头)至57,9万头。国内生猪屠宰量下降690.000万头(-1,3%)至54,0万头。外国生猪屠宰量进一步下降839.000万头(-18,0%)至3,9万头。由于平均屠宰重量略高,猪肉产量较2016年仅下降2,3%至5,45万吨。

与 2016 年相比,商业屠宰牛的数量下降了 3,1%(-111.000 头),至 3,5 万头。由于牛的平均屠宰重量也有所增加,特别是由于牛屠宰量大幅减少,屠宰量仅下降了2,3%(-26.000万吨)至1,12万吨。

肉类行业产量小幅增长
肉制品行业生产发展的初步数据显示,去年德国肉制品行业公司生产的香肠产品小幅增长0,3%,达到1.536.683吨(2016年:1.532.655吨)。其中,水煮香肠是最大的产品类别,产量为 933.620 吨(2016 年:924.494 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0%,而生香肠产量保持稳定在420.212吨(2016年:419.873吨)。另一方面,熟香肠则小幅下降 2,9%,产量降至 182.851 吨(2016 年:188.288 吨)。然而,在考虑产量时,应该注意的是,肉类行业的大部分产品,例如生火腿和熟火腿、即食食品或零食产品,都没有统计记录。

Preliminary_product_development_in_meat_processing_in_year_2017.png

第三国出口下降
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繁荣导致对动物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对肉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德国和欧洲的肉类工业也因其良好稳定的自然资源和高品质水平而受益。

尽管如此,德国仍面临着重大挑战,因为其对中国的依赖度已变得非常高,而更多的、具有接受性的替代市场尚未能够开放。我们去年描述的危险在2017年成为现实,猪肉出口量大幅下降。然而,对中国的部分出口损失可能会被对其他国家(特别是韩国、香港、菲律宾和日本)的出口增长所抵消。

此外,北美和南美产量的增加、国家当局对这些国家出口的有针对性的支持以及有利的汇率条件正在显着加剧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欧盟内部的竞争也在加剧。尤其是西班牙,由于猪肉产量大幅增加以及国家兽医当局的积极支持,在向第三国的出口方面表现得非常成功。正如预测的那样,2017年西班牙成为欧盟境内最大的猪肉出口国(按肉类(不包括副产品和脂肪)计算),将德国挤至第二位。

4,1 年,德国肉类行业出口量达到 2017 万吨,尽管数量有所下降(-3,4%),但仍保持高水平。然而,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收入增长了4,8%,达到约10,2亿欧元。

肉制品(香肠和肉制品)占出口量的14,3%。德国肉制品行业占肉类行业出口总额的份额较上年大幅增长1,6个百分点。

德国肉类和肉制品最重要的买家国是欧盟国家,根据动物种类和产品类别,80% 至 90% 的出口量流向这些国家。

就屠宰副产品(包括内脏、培根和脂肪)而言,第三国的份额明显更高,约为 60%。

德国共出口副产品661.000万吨,比68.000年减少2016万吨。下降几乎完全是由于对中国的交付量大幅减少37%所致。这是由于对香港(增加 20.000 吨至 96.000 吨)、菲律宾(增加 4.800 吨至 32.800 吨)、韩国(增加 4.200 吨至 14.500 吨)和南非(增加 1.900 吨至 5.200 吨)的出口量增加所致。 t).补偿部分。然而,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内脏单一市场,产量为 178.000 吨。向欧盟国家的交付量增加了 263.000%,达到 1,8 吨。

鲜、冻猪肉出口量共3,5万吨,下降约1,81%。与屠宰内脏一样,下降几乎完全是由于第三国份额(-68.700 吨至 417.000 吨),并且几乎完全是由于交付给中国的数量下降(-109.000 吨至 167.800 吨)造成的。尽管经济衰退,中国仍然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第三国市场。然而,欧盟以外的几乎所有其他重要市场均出现增长,其中一些市场增长显着(包括韩国+17.000吨至95.000吨,日本+5.000吨至29.200吨,香港+15.700吨至24.700吨)。交付至欧盟内部市场的数量保持在 1,4 万吨不变。成员国所占份额为 77%。

新鲜和冷冻牛肉出口量再次比上年下降4,6%,即13.300吨,至282.091吨。其中 91% 来自国内贸易;交付量下降了 3,8%。向第三国的交付量也下降了同样的百分比,达到 25.082 吨。第三国销售的主要目标国家是挪威(43%)和瑞士(33%)。

肉类产品向第三国的出口不如鲜肉出口那么明显,因为迄今为止,非欧洲市场上香肠产品的消费一直受到不同口味习惯的影响。然而,日本、韩国和香港等东亚市场的需求明显增加,德国肉制品在这些地区越来越被认为是高品质的特色产品。目前尚无向中国供货的政府间协议。

新出口市场的开发对于确保德国肉类行业的销售至关重要。因此,德国肉类公司在德国肉类工业联合出口促进组织“德国肉类”中成功合作了九年。扩大现有关系和赢得新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德国肉类公司的合作。

进口小幅增长
根据联邦统计局的初步信息,新鲜和冷冻牛肉进口量为355.000万吨,比1,4年增长2016%。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进口量约占283.000%,为87万吨。最重要的供应国是荷兰、波兰和法国。值得注意的是,荷兰交付的牛肉中有很大一部分最初是从第三国进口的,特别是从南美洲和美国进口,这些牛肉通过鹿特丹港进口到欧盟。这种“鹿特丹效应”在外贸统计中并未考虑在内。

大约 45.000 吨从第三国直接进口到德国。因此,来自第三国的进口几乎保持不变。然而,进口量仍然远远落后于传统的牛肉进口量。阿根廷仍然是欧盟以外最重要的供应国,产量高达 23.000 吨。与去年相比,成交量再次增加,这次大幅增长了 9,7%。因此,阿根廷在第三国进口总量中所占份额约为 49%。第二大供应国是乌拉圭,供应量为 8.200 吨(占比 18,1%),但数量比 2016 年减少 4,5%。巴西交付量约为8.000吨(-15,6%),在第三国中排名第三,交付量较上年大幅增长18,6%。从美国的进口量大致保持在 3.100 吨。

2017年新鲜和冷冻猪肉进口量下降5,4%至870.000万吨。与去年一样,最重要的供应国是丹麦,供应量为 299.000 吨(-5,0%),领先于比利时的 252.000 吨(-14,5%)和荷兰的 123.000 吨(+14,6%)。

来自第三国的猪肉进口继续没有发挥作用,数量约为2.600吨,占比为0,3%。这里的送货国家几乎都是智利和瑞士。

来源: https://www.bvdf.de

注释 (0)

这里还没有发表评论

写一个评论

  1. 以访客身份发表评论。
附件 (0 / 3)
分享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