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產地標籤延伸至未包裝肉類

未來,來自豬肉、綿羊、山羊和家禽的未包裝肉類必須貼有原產地標籤。 聯邦內閣今天批准了聯邦食品和農業部長 Cem Özdemir 提出的相應法規草案。 從 2024 年初開始,消費者將獲悉這些動物的每塊新鮮肉、冰鮮肉和冷凍肉的來源。 此前,這僅適用於預包裝肉類。 對於未包裝的牛肉來說,原產地標籤已經是強制性的。 該條例在《法律公報》頒布六個月後生效。

聯邦部長厄茲德米爾說:“當消費者購買肉類時,他們想知道動物是如何飼養的以及它來自哪裡。我們現在已經使這兩者成為可能- 通過這樣做,我們正在回應農民和消費者的長期需求. 畜牧業- 和原產地標籤對我來說是一對兄弟,是一體的。它們是我們使德國畜牧業面向未來的兩個重要步驟。它們使我們農民的成就可靠地可見。因此客戶可以做出有意識的購買決定,並積極選擇更多的動物福利、區域附加值和高環境標準。

與畜牧業標籤平行,下一步我們還希望將原產地標識擴展到戶外餐飲。 不幸的是,與它所宣布的相反,委員會仍未提交廣泛監管的提案。 其他成員國已經制定了國家法規。 我們的農民,尤其是那些擁有中小型農場的農民,需要在市場上生存的機會。 ‘德國製造’也是消費者認可的肉類品質特徵:它代表動物福利、公平工資和對自然資源的保護。”

聯邦政府已於五月批准了該法規草案。 聯邦委員會於7月XNUMX日批准了《食品信息實施條例》的第二次修訂條例,規定如果主要銷售同一產地的肉類,在商店內貼上一般且清晰可見的告示也被認為是足夠的。 目前,這一調整已獲得內閣批准。

同樣在七月初,聯邦委員會為聯邦部長提出的畜牧業標籤法掃清了道路。 該標籤包括五種畜牧業類型:“穀倉”、“穀倉+場所”、“新鮮空氣穀倉”、“牧場/牧場”和“有機”。 該法律最初規範豬的育肥,並將迅速擴展到其他動物物種、生命階段和價值鏈領域,例如美食和加工產品領域。
背景資料

據統計,德國畜牧農民生產的肉類比德國消耗的肉類還要多。 2022年,各類肉類的所謂自給率達到116,0%。 豬肉是德國最常消費的肉類,其比例為 125,8%。 2022年,德國出口肉類近2,9萬噸,其中豬肉近1,5萬噸。 與此同時,進口肉類達2,0萬噸,其中豬肉0,7萬噸。

在德國,人們吃的肉越來越少:2022年,人均消費量達到自52,0年開始測量以來的歷史最低點1989公斤。

https://www.bmel.de/DE

註釋 (0)

這裡還沒有發表評論

寫一個評論

  1. 以訪客身份發表評論。
附件 (0 / 3)
分享您的位置